回望1929金融危机

本周股市的大幅跳水,让人们不禁又想起了那个曾经让人不堪回首的大萧条的时代。此前,格林斯潘就宣称此次金融危机是“大萧条”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危机,百年一遇。在遭遇了华尔街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周后,越来越多的人将现在的危机与大萧条相提并论,美国时代周刊甚至干脆将当前的危机成为是Depression 2.0。

1929年10月24日,黑色星期四,纽约股市暴跌,指数如同瀑布般飞流直下,据说,当天就有11名华尔街知名投资人自杀身亡。此后,“黑色星期一”和“黑色星期二”接踵而来。这场史无前例的股市大暴跌从1929年延续到1932年,并成为美国整个30年代大萧条的导火索。从1929年最高的381点到1932年7月的最低点41点,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89%,到1933年7月,美国股 票市场上的股票价值只相当于1929年9月的1/6。

受股市影响,金融动荡也因泡沫的破灭而出现。几千家银行倒闭、数以万计的企业关门,1929-1933年短短的四年间出现了四次银行恐慌。银行无法避免大量坏账的出现,而银行系统的问题对所有人造成间接冲击。

股市崩盘之后,随即发生的大萧条以不同以往的严重程度持续了十个年头。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,道琼斯工业指数从3 8 1点跌至36点,缩水90%,到1933年底,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还达不到1929年的1/3。实际产量直到1937年才恢复到1929年的 水平,接着又迅速滑坡。直到1941年,以美元计算的产值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。1930-1940年期间,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业人数少于八百万。1933年,大约有1300万人失业,几乎在四个劳动力中就有一个失业。

而当前,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那时确有几分相似之处。

对于“大萧条”的成因,在于需求匮乏导致了危机的发生,而与实体经济脱节的金融市场则成了问题的爆发点。

此次次贷危机的爆发也有着类似的根源:实体经济出了问题,并在金融市场暴露并扩大,不同的是今天金融市场的威力比“大萧条”时期更为强大。本世纪初,遭遇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及“9•11”事件的重创后,美国将房地产市场作为经济引擎,这其实暴露了美国经济缺乏实际增长点。作为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更是以连续降息的手段刺激经济增长,为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繁荣提供了温床,高杠杆率的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地被发明出来,在缺乏有力监管措施的情况下吹大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,房贷机构甚至借钱给明显没能力还贷的顾客。而大量廉价的外国商品涌入使美国经济长时间内没出现明显通胀,紧盯CPI的决策者们便轻信了天下太平的假相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